About “Translation of Spirit –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Psychiatrics and Art” ...

展覽日期:2001.9.8~11.17

展覽地點:正修藝術中心(現為正修科技大學藝文處)

展覽日期:2001.9.14~10.21

展覽地點:大趨勢藝術空間

策展人:蔡獻友、許淑真


參展藝術家:

【遊戲樂園】﹣方偉文、李宜全、彭弘智

【身體地圖】﹣王秀茹、王武森、柳菊良、劉世芬

【精神光引】﹣石晉華、阿卜極、高秀蓮、莊普

【童年相簿】﹣陳順築、盧明德

【文化症狀】﹣李明則、梁任宏、蘇旺伸

《「心靈轉譯-精神醫學與藝術的對話」當代藝術展—試析台灣當代藝術的精神界域》

文/許淑真

在精神與身體都同樣飢渴的年代,當代人類心靈進入到什麼樣態?藝術家的精神狀態是否也隱含著人類心靈面貌的縮影?


組織分生.精神聯結

心靈世界的廣闊無涯,常超乎人們的想像,但卻也是最充滿無限可能的活潑地帶。隨著人類文明的極速演進,新生活經驗大幅的翻新改裝,但心靈的課題卻是永不缺席。
自1900年佛洛伊德<夢的解析>發表以後,精神分析在人類世界裡產生持續性的發酵,不斷的在許多範疇裡發展,而這其中的二大支流便是精神醫學與藝術。在這段時間,他們或有匯合、或有對話,但多在自己的河道中各自奔流。但我們不難發現,這兩個領域,從二十世紀初至今,仍不斷的互涉,反應在醫學上,分析訓練、臨床治療不斷的修正與辯駁;反應在藝術領域裏,更是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養分,精神科的藝術治療、二十世紀初的超現實主義與表現主義藝術,便是最好的例證。
其實自古希臘時期,便有人將藝術家與瘋狂做聯想,而有確的是,在當代人人常常談論的憂鬱症,在亞里斯多德的時代,確是「具有創意的藝術家特質」,而且這個想法還持續了好幾個世紀,雖然近代有研究報告指出,藝術家其實與一般人患精神病的比例相似(Juda,1953),但在二十世紀的藝術確也見證了這兩者之間的類似性,如精神分裂者的畫作與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畫作中便有些共同點:均描繪了創作者的內心世界,並使用了大量隱晦奇特的象徵符號。從這裡來看,其實某些藝術家的創作與精神病患的藝術,都有著相同的心理機制,而精神病患的藝術治療中所具有的診斷與治療功能,在藝術家身上也是相同的,他(她)們可利用藝術活動,來成為對個人問題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,這種引導性的解放可為發洩情感的手段,而防止潛在的精神問題表面化,這當然也具有治療效果。這一切的機制也是適用於一般人,藝術對於大眾其實本具有意義,並且在他們身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,這也是為什麼從古至今,人們仍如此被藝術所吸引的理由。


藝術培養瓶中的發酵

藝術創作過程中,常能藉由非語言的溝通方式,而讓創作者減低其防禦心態,而將根源性的內在活動,經由轉移作用呈現於作品之中。所以藝術創作若作為一種表達,常能突破口語的限制,而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之下,利用轉換的方式,將自己內在的觀點與情感釋出。藝術家有把內在感受客體化的能力,於是觀者便可在閱讀其作品之中,發現其窗口,而產生了對內容的再詮釋,甚至還包含了對藝術家創作動機與心理層面的分析。但這並不能完全反射創作者當時的心態,作者也無需為作品中的心理過程負責,觀者早已離開了當時的位置,進入不在現場的對話,而觀者若預知創作者的精神世界,也必須進入到作者的歷史內去閱讀,歷史原本便會給出距離,經由再心理化的自我理解,而進入到漸漸投入的過程。所以觀者每每在作品之中,也可以找到類似自身的生命潛質,這種投射作用,觀者因情感的傳遞,使自己也成為主角。
所有藝術作品的精神狀態都存在著本體的層面,有時作品做為創作者附義的表象甚為明顯,而經由精神醫學領域的探析,希望能夠去除附義表面的掩體,而進入到創作者動基的深層原由。所以在這裡,我們試圖穿越過藝術的面向,進入到一種人的行為模式,而不僅只是提出一種對藝術的詮釋角度,而是希望將藝術跨越學科領域的理論內涵,作根源性的探討,而產生對人的基本關懷。於試在此我們大膽的假設,從直觸藝術家作品的創作心理核心,可探討人類行為的意之所向,也就是從創作者的生命個體中,來對精神生活與心智活動進行探究,並對個體與群體的行為動機來加以了解,透過這樣的一種展演方式,便可對人類的存在以及社會文化活動的現象加以解讀。


台灣當代藝術的敏感性試驗

我們在精神醫學與當代藝術作品之中,發現兩個領域的創作者,有著相同的創作動機,以及他們較常涉入的心理機制。而以下所涉入的單元與角度,可從單純的生物性內驅力,而擴散到歷史文化等等結構,這並不是想要一概而括的支持各種理論與學說,而是個體的存在、人類的行為表徵,原本就是件複雜且多元之事,單獨立論的成立,都需援引其他的學說,才能朝向較完整的釋意。所以整個展覽的架構,有著朝向人文的內省分析和人的「存在」思維,來描繪意識體驗與族群整體的關係。
在這次的展覽中,我們找了與心理層面創作有關的台灣當代藝術家與藝術作品,並將年齡界定在25歲(1976年生)到55歲(1946年生)之間,而作品完成的年代也設定在近五年內的創作作品。這樣的選擇是希望在這差距30歲之間,而同是戰後出生的藝術家中,從台灣這樣一塊土地上,在經歷不同的生活年代(成長於解嚴前後)、不同的年齡,而在同一當下,如何呈現個體對外在環境和內在心靈的感受於藝術創作之中:


一、「遊戲樂園」:

創作本身便具有玩的願望,這是具遊戲性的。精神醫學裏的遊戲治療與藝術領域中所談的遊戲性質,莫不視其為解放心靈的妙方。遊戲與人生一般,具有不確定性與各種可能,藉由抽象遊戲過程,而轉成的具體行為之中,可讓自由性達到極致。這種非常投入的遊戲性行為,是一種虛擬空間與想像力的結合,並常會與自己的生命根源合為一體,使人在心醉神馳之際達到圓滿,而具有追求身心自由的意涵,也充分反應了人類不欲被駕馭之性靈。


二、「身體地圖」:

向來西方的科學實證主義將身體視為客體的研究,並鄙之為形而下,這樣的身體與精神的分離,在二十世紀的人類文明,看待身體已有不同的思維與方式,再加上精神醫學的研究,得知身體除了記憶肉體的實質感覺之外,還能儲存心靈密碼,從潛意識所釋放出來的自發性想像過程的藝術表現,便是一種內在經驗的圖像表達,身體經由聽、視、觸、嚐、聞等知覺,將現實界域轉至精神界域,而存在於潛意識之流,這種非知識層面所能理解的身體記憶,常能反映出個體最真切的真實。在當代,身體也常與社會禁忌發生衝突,而成為對抗禁忌的戰場,因此當代的藝術家透過藝術作品,展露出個體精神與身體碰撞的真實場域。


三、「精神光引」:

相較於玩的欲望,有些創作者也具有創作秩序的願望,這裡面有的具宗教、信仰、禪修的部分,這個部分常被解讀為躲避現實的退化性的自我保護行為,也就是利用宗教逃避責任的自我防衛機轉,是一種在現實外另尋心靈庇護體的一種意識呈現。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個體化的靈性整合,而非聖徒化的道德完美過程,所以是具積極性的,他(她)們認為對自身存在的精神性加以關注,會接近一種修道體驗過程,這種發自內心的深省與反思,是純化與昇華的表現。的確,在世紀的轉換點上,人們面臨了更巨大的科技超速與資訊亂流,宗教成為許多民眾面對巨流中的精神依託。藝術家在這當中,試圖想要成為都市叢林中的煉金師便大有人在,於是古代宗教文明與信仰力量的再深掘,便成為當代藝術家的光引,而新生活哲學的人文精神,東方哲學裏天人合一的想像,便一一具現在藝術作品之中。


四、「童年相簿」:

成人世界的許多問題,常導因出是童年成長經驗與記憶,這理由生理、心理與記憶所組合而成的生命相簿,有時會成為人們擺脫不去的宿命原型。許多藝術家在經由潛意識的方式創作時,會在〝顯意〞中出現最近的經驗,而在〝隱意〞中出現兒時的經驗,那種在醒覺狀態之下不復記憶的兒時經驗,或已存在於記憶之中的兒時情結,常常成為藝術家們的創作來源。


五、「文化症狀」:

個體的景況,也隱喻了社會變化中的結構,因社會環境的影響,不同的生長空間,不同的環境氛圍,常是介入個體思維與行為的影響因子,這裡有別於本能決定,而進入到研究文化、族群的影響,從社會議題為創作模式的思潮,到小至失落性負向生活壓力反應,這居中的社會、家庭、相處成員等,對個體所產生的文化症狀,是屬於外因性的,有別於個人內在的因素,這種圍繞於個體之外的種種成因,使藝術家不自外成為社會的旁觀者,而是大環境之政治趨勢與社會體制支配下的情感反應者。


精神界域的催化酶

翻開二十一世紀的新頁,接續二十世紀末,跨領域、跨學科的藝術展演趨勢,將會在這個世紀繼續發光發熱,但這類展演的實質內涵是甚麼?是互相成為對方的形容詞,而後續各說各話,還是真正進入到對方的領域,交互作課題的探討與了解。本展便是努力朝向後者的方式,選擇了藝術創作本身與藝術歷史中,最為相關連的學科—精神醫學,來作為初探。從這裡是否可解除從固有藝術範疇所堅定的命題,進入到創作者到部初卻又不斷反映的緊箍,由精神醫學與藝術的連袂演出,就是希望能構讓學科與學科之間,作更廣泛的交流與互通,產生更開放寬廣的視野與角度。

在當代藝術與人們有越來越相行漸遠之勢,作為此一型態的策展,利用精神醫學對藝術的切入,並讓觀者有足夠詮釋的空間,是拉近觀者與作品的絕佳方式,這當然也意味了擴張觀眾對藝術理解的自主能力。
所以展覽的重點不在於界定「藝術」與「非藝術」,或者在劃分「正常」與「異常」,而是希望從這些藝術與靈魂的緊密結合創作方式,與經由精神醫學的專業性對話,希望大眾在面對創作作品時,不僅就純粹視覺美感的感受,而能看出藝術家所傳達出來的精神層面,因為它表達了人類靈魂本身的語言,也呈現了心靈的真實。所以希望經由這兩者的互通與交流,以期讓大眾能用不同的視域與觀點來重新看待精神醫學與藝術,藉由人類的心靈活動(藝術創作),來與另一個靈魂(觀眾)溝通,這便是此展的最重要的目的。
而最重要的便是希望藉由個體藝術家的生命經驗與觀點的呈現,能由從其個體的生命史實中,提出普遍人類的思想型態。這種尋獲共鳴的指標,便是從關懷個體生命的悲喜,而來到關照全體人類生命的共通情感,利用這次策展的方式,將藝術家真有實感的內在經驗,藉由創作者所形塑的媒材空間,透過公領域的展演,帶給觀眾的是重返個體的寶貴生活經驗,與一個世代在社會變遷中的深層精神活動,在透過藝術家個體經驗的藝術作品中,使人們能再度與生活與生命取得聯繫。
在這表面一直不斷更新的時代,外貌奇麗詭異的社會中,經由這種心理與生理的重新整合,帶給大眾的將不在是一種短暫式的展覽活動,而能積澱出新的精神價值,經由他人的的生命歷程體驗,產生對自我、社會景況的了解,而能達到洗滌心靈的效果。在這樣試圖引燃精神動力,重新再視人類心靈活動的展演中,其實便是希望在這現今紛亂多變的社會裡,經由精神分析的微觀中,提煉人類漸被物質化的精神界域。

本文轉載自《心靈轉譯——精神醫學與藝術的對話》展覽專刊。

高雄市:正修藝術中心,2001,頁14-21。